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m.39.net/pf/a_4781955.html

听香石前话“听香”

王汝海

洹水公园有个名曰“荷塘听香”的景点,可视为园中之园。虽然没有园门园墙,但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着“小家碧玉”的韵味。整个景点由振衣冈陆景及西侧的荷塘水景组成。走下圭塘桥东侧的台阶,东望可见一块立石,赫然镌刻着已故书法家任治国的手迹:“荷塘听香”。

我管它叫“听香石”。

香是一种气味儿,可闻,怎么能听呢?每次走到这块石头前,我总爱止步,冥想。读过金庸《天龙八部》的读者大概都熟悉回目名称词《苏幕遮》中的词句:“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但是,“听香”一词出现于文学作品,却远于《天龙八部》。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早听时务夜听香,镇日茶瓜习送迎。洗耳已无清涧水,到门恰喜卖花声。”

这个“听香”是否就是用耳朵听呢?据说,古时候曾流传一种少女于正月十五日占卜姻缘的习俗,就称为“听香”。那天,想要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焚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将在路上无意间听到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解释所占事情的吉凶。例如占卜的是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究其实,这个“听香”的“香”,是指代按照燃香的香烟飘动方向出门上路去寻听的吉祥的话语。

此外,在汉语方言中,的确也存在以“听”代“闻(嗅)”的现象。例如作家白音格力在他的散文名篇《听香》中就说过:“听香”这个词,“是我们家乡的土话,‘闻香’说成‘听香’,比如‘听听这菜香不香。’”然而,自从他上了大学,尤其是成为名作家之后,就再也不把‘闻香’说成‘听香’,而将“听香”一词作了极其精彩的解读:“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宁愿将其理解为一种生活姿态。不论是花香,还是墨香,能让人心悠然从容,不理世事,沉浸于自我的世界之中,这时的香,一缕缕在飘着,仿佛耳朵能听见一般”,“香到骨头里,鼻子能闻见,耳朵能听见,眼睛也能看到,我相信是这样的”,“听香,原来就是你的心境之地长了耳朵,那一声香,让你的耳朵有了一场别有韵味的遇见,带着温慈的美”,“从一枝冬窗下的枯枝上,能听到香的梦呓;从初春绽出的第一缕香瓣上,能听到香的私语;从一幅画的山河里,能听到香的浅笑;从一缕墨的走笔里,能听到香的脚步声……这样的人,细腻而美好。”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他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中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感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中国的文人于“听香”一词情有独钟。据说,有的文人把书房取名“听香室”、“听香斋”,苏州名园狮子林就有“听香”的题额。既然苏州的狮子林里可听香,安阳的洹园也有花,自然也可以听香。当代华语歌手高云霞有一首原创歌曲,名曰《听香》:“红花黄花无言地飘零/水中白荷圣洁的莲心/碧波荡漾/你绸缎一样的瞳孔瞬间穿透我的胸扉/晓风明月无声地洒落/空谷幽兰吐露芳菲的滋润/曲径开朗/你闪耀着秋水般的双眸/刹那盈满我的滋味/感恩生命/我听见一缕香魂/向你诉说思念的泪痕……”其中,“感恩生命……”两句曾多次反复。我想,这首歌提供的画面与意境,可能就是“荷塘听香”景名的来源。理由:歌词有“白荷”“莲心”“我听见一缕香魂”等词语。

还有著名女歌手张也于某年元宵节演唱的一首歌,也叫《听香》,歌词是:

枝上露新蕊,百花又回头。

柳絮满天飞,春水流啊流。

百花也含羞,香飘满园谁能留?

唯有心来听,声声无语解千愁。

谁说花开迷人眼,

姹紫嫣红醉眼看花猜不透;

谁说花落蝶飞去

落英缤纷满地湿衣袖。

枝上露新蕊,春风又回头,

唯有心来听,声声无语解千愁。

谁说花开迷人眼,

姹紫嫣红醉眼看花猜不透。

心中若有桃花源,

花开四季处处听香有邂逅。

我以为,“唯有心来听,声声无语解千愁”,“心中若有桃花源,花开四季处处听香有邂逅”,乃张也《听香》的“歌眼”所在,可视为对白音格力所言“心上长着耳朵”一句妙语作出的最为恰切的诠注。

谈及“荷塘听香”的话题,自然应“心上长耳”,首先“听”的是荷香。伫立听香石前,我便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咯咯的蛙声,鱼儿跳水的泼剌声,全都带着荷花的清香,如同美妙的乐曲,时不时向我袭来。究其实,伫立听香石前,“听”到的何止是荷香?洹园的花很多:从春到秋,迎春花、玉兰、丁香、樱花、榆梅、牡丹、月季、石榴、木槿、紫薇、荷花、锦带花、玉簪花。串红、松果菊……无不遵其时次第开放,香了广场鸽群的咕咕声,湖面鹅群的嘎嘎声,更让人们的笑声染上了芬芳而灿烂的色彩。

荷塘听香,听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审美的情致。

“心上若有桃花源,花开四季处处听香有邂逅”。前提是——你必须用心来听,通过联想与想象,为自己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境界。

作者简介:

王汝海,流村。

年负笈离乡,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大)中文系,始以“艾蒿”为笔名在院刊、《文学青年》《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发表诗歌习作。年请调,于四月初返安,先后执教于市二中、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累职中文专业副教授。退休后,因合校注名于安阳师范学院离退休干部之列。其间,曾先后用真名与笔名(朱韵、苍山、弦月等)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语文知识游戏、语文专业类论文及文学评论,被戏称为“杂家”。

出版作品有:《成语游戏》()、《拼音游戏》()、“小学生知识游戏丛书”()之《拼音游戏》《字词游戏》《成语游戏》、“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家新传”(.6)之《古文领袖韩愈》《戏剧泰斗关汉卿》(与吴继路合著)。参与撰稿并已出版的书籍有:《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8)《中国古都安阳》(.6)《文化古都——安阳》(农村版.3,城市版.1)《娘娘庙村志》(.4)。

曾任安阳市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百科学者传略》等辞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hhdsljz/1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