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手工制茶产值高

“自从我回来做手工茶,便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经过手工加工出来的红茶有市场,而且价格高,每公斤最低能卖到元。”7月22日,昭平县走马镇福行村丽美社区支部书记陈震说。

年,陈震决定返乡创业,和弟弟陈元学一起手工炒制茶叶。年,兄弟俩联合屯里其他3人成立了昭平县丽美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年,陈震被评为该县致富带头人。

“昭平县有23.6万亩茶叶,其中80%以上的茶叶为老品种‘福云六号’。我从年开始种茶、摘茶,年开始跟陈震一起手工制茶。我们夫妻俩每天大约能摘15公斤一芽一叶的鲜茶叶,以前当原料卖最多挣元左右。”年加入合作社的陈健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5公斤鲜茶芽能炒制3公斤干茶,按每公斤元的干茶价格算,请人帮摘茶叶,自己加工去除成本后能收入元,手工制茶附加值高。这两年,陈震兄弟俩的茶叶产量都稳定在公斤左右,产值超过20万元。

近年来,昭平县重点打造“南山茶海”国家4A级景区、“故乡茶博园”国家3A级景区,开发茶园观光,发展茶旅经济,拉长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去年,“昭平茶之旅”还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昭平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

瑶寨里的“山茶花”

“随着村内道路的修复,下一步,我打算将石崖茶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自主深加工,打造本土品牌,远销内外。”7月25日,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村党支部书记盘秀娟向笔者谈起下半年的产业发展规划。

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冲原始森林腹地的七冲村是一个瑶族聚居村。过去这里穷山僻壤、物产稀缺,唯独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崖茶无污染且具多种保健功能。但石崖茶既难采又危险,于是盘秀娟便萌生了自己种石崖茶的想法。

年冬起她投入资金搞苗圃,培育石崖茶苗;经过反复学习技术,一年后,她终于成功了。到年,她的石崖茶育苗基地达到21亩,家庭年收入超20万元。培育石崖茶苗致富后,盘秀娟毫不保留地把种植技术教给村民,到年,全村建立起了多亩的石崖茶育苗基地。

盘秀娟告诉笔者:“90%以上的村民跟着种石崖茶,他们当中有不懂的,就时常跑过来问,我就手把手地教,近几年大伙的收入都很可观,大户的十几万、二十万一年都有,村里的水泥“洋楼”接二连三地拔地而起。”盘秀娟也因此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年初,村民推选盘秀娟为七冲村村民委员会支书。同年,她又带领大家种植黑木耳及名贵中药材黄花吊水莲。七冲村脱贫致富带头人邓发能说:“我自己也种了20多亩石崖茶和10多亩中药材,到年末这两项的年均纯收益加起来就已接近50万元了。”此外,村民们还大力发展养蜂、养牛、养鸭等养殖业。

在带领大家发展经济走上致富路的同时,盘秀娟还积极为民办实事和开展公益事业。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踩着石墩过河上学,不安全且不方便。年刚上任村支书的盘秀娟就逐个单位地跑去集资,筹到4.4万元修桥。年,她再次争取30万元对该“求学桥”进行维修加固并加装挡土墙。

在担任村支书的这些年,盘秀娟和村委争取了万元资金修通村水泥路20公里,帮助12家危房户重建新房,争取7万元资金安装2盏路灯,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砂石路、45万元硬化连通茶园的“产业路”,整合资金36万元维修村屯村林道6条12公里,还投入资金50万元新建3处人饮工程,解决了多人的饮水难问题……

如今,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天好,七冲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8万元,贫困发生率也由年的37.8%下降到年的0%,真正实现了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人”的目标。大家都亲切的称盘秀娟为好支书、“瑶寨山茶花”。(昭平县委统战部莫云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hhdslpf/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