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家种与野生的区别
写在前面 收集到几个蒲公英样品,药典检测指标从15版的咖啡酸变成20版的菊苣酸。 关于咖啡酸,前面了解到的信息为若咖啡酸含量不合格,在库捂一捂,过段时间再发出,咖啡酸就能合格了。 未去产地考证过,此外,还有一种说法野生的蒲公英咖啡酸才能合格。现在换成菊苣酸,不知家种的能否检测合格? 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文献和药典中蒲公英的相关资料,同时蒲公英属可以入药的种类很多,家种时是否对种源有筛选?种的是否为含量最高的一种蒲公英? 药典上的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长3~7cm。叶绿褐色或暗灰绿色。花茎顶生头状花序,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咖啡酸(C9H)不得少于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菊苣酸不得少于0.45%。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10~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文献中的蒲公英 蒲公英古称黄花地丁,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是清热解毒药的代表之一。 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富含酚酸、黄酮、多糖、胆碱等化学成分,具有广谱抑菌、利胆保肝、抗内毒素、健胃、抗炎、抗肿瘤和免疫促进等作用。 蒲公英及近源多种植物是田间常见杂草,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大量种植蒲公英主要作为畜牧饲料和特种蔬菜使用。 在年前后家种蒲公英进入药材市场,家种蒲公英每年收割地上部分2~3次,由于其具有生长迅速、再生力强的特点,故产量高、收益好。 而野生蒲公英由于劳动力成本高,价格偏高,家种蒲公英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药材市场上的家种蒲公英只是地上部分入药,不符合《中国药典》对于蒲公英需全草入药的规定。 而野生蒲公英则是全草入药,根的重量约占全草的30%~50%,且常带花序,故两者用药部位相差较大。 野生药材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相应地区的家种药材,可能因为家种药材不带根,而根中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 咖啡酸、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在蒲公英中是含量较低的成分,在家种和野生品之间差异不明显,总黄酮含量在野生品和家种品之间无明显差异。 文末总结 该文献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野生和家种样品咖啡酸均能达到药典标准。 因此该指标成分不能有效地控制蒲公英的质量,建议增加其他的质量指标,如多糖含量。 读这篇文献的感受是:根是鉴别蒲公英家种和野生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外,天然药化老师提到:菊苣酸多存在于菊科植物,相较于分布广泛的咖啡酸,20版检测成分换成菊苣酸是一个进步。 后期在对此标准的执行结果做补充介绍,文末附上之前写的蒲公英用途的文章。 超链接:蒲公英的用途 蒲公英药材图片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hhdslpf/5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近期中药材价格行情日常分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