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凌霄花(年5月中旬摄于南京琵琶湖城墙下)

五月中旬路过琵琶湖畔,抬头望去,古老高大的明城墙上爬满了各种藤本植物,络石忍冬刚过花期,只留下残花的枯黄。凌霄花却正当其时,虬曲交错的藤蔓枝叶中,一朵朵漏斗状的红花或黄花凌空摇曳,给灰黄斑驳的城墙增添了勃勃生机。

前日去河西奥体中心,发现路边特意搭建的钢制花棚上也爬满了凌霄花,为现代化的都市平添了几分古典园林之美。

凌霄花(年5月下旬摄于南京奥体中心)

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芰华、藤罗花等,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诗经·小雅》里就有记载:“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后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将《小雅·苕之华》中的“苕”解释为凌霄,一直影响至今。不过仍有人认为“苕之华”并非凌霄花,而是鼠尾草。

凌霄老干扭曲盘旋,苍劲古朴,其花色鲜艳,花期很长,特别适合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宋代就已开始种植,如《本草图经》云:“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亦或种莳。初作藤蔓生,依大木,岁久延引至巅而有花,其花黄赤,夏中乃盛”。

到清代,李渔更是将对它的赞美推到极致,在《闲情偶寄·种植部》赞道:“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

凌霄花(年5月下旬摄于南京奥体中心)

有人喜欢有人恨,凌霄花也不是都被赞美的。最为典型的当属白居易,他写过讽喻诗《有木诗八首》,以木喻人。前六首借弱柳、樱桃、枳橘、杜梨、野葛、水柽,来嘲讽当权者。第七首则以凌霄来讽刺依附权势之人,诫勉后人要自强独立,不可学凌霄攀木,一旦树倒则沦为柴草。

后北宋杨绘作诗《凌霄花》“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当时正值王安石大力推行变法,围绕变法斗争激烈,趋炎附势、狐假虎威的人不在少数。杨绘写《凌霄花》,所讽刺的正是这一类人。

现代诗人亦舒也不太喜欢凌霄花,在《致橡树》中也有“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句。

凌霄花(年5月下旬摄于南京奥体中心)

凌霄自唐代以来就成为文人们托物言志的对象,也留下了许多佳作。

唐代白居易的《有木诗八首》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宋代贾昌朝的《咏凌霄花》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宋代董嗣杲的《凌霄花》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宋代舒岳祥的《咏凌霄花》

凌空千尽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拚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

宋代陈造的《次韵杨宰凌霄花》

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

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

蔷薇书院

您的赞赏是我最好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hhdsltz/1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