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02/l6vczzr.html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不少年轻人开始意识到身体保养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养生大军。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早在千年前我国的中医饮食养生上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以中药草本为主,许多药物来源于食材,可与药食并用。紫灵芝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真菌,在《本草纲目》中,紫灵芝就被归入可食用的“菜部”。

在寿宁县清源镇韶托村的黄槐湖畔有着一片“灵芝林下仿野生基地”,林子里,一株株鲜嫩灵芝撑开了一把把“小伞”。金秋九月,正是丰收在望,返乡创业大学生陈艳夫妇的小小灵芝梦也散发着耀眼光芒。

怀揣梦想,返乡当起“种芝人”

在返乡创业之前,陈艳夫妇都已是国企里事业有成的小白领了,因祖辈上一直是以村医为生,熟识各种中草药习性,且寿宁当地日常对于各类中草药的使用也较为广泛这让他们对中药材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了一种市场上售价高昂但在家乡却很常见的药材,随后萌生出了返乡创业的念头。经过考察和前期准备工作,年初,夫妇俩人决定一起辞职返乡打造“中药材王国”。就这样他们怀揣梦想,双双回到寿宁老家,开始了创业历程。

最开始陈艳夫妇在清源镇阳尾村的中药大棚进行品种试种,经过了二十多种品种试种之后,发现了紫灵芝很适合寿宁的生长环境,且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是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于是夫妇俩在年初正式成立了韶之源合作社,希望能够更好的带动周边农户来发展种植紫灵芝。

立足林下,探索农业新模式

即使做了充足准备,创业的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从城市白领到回乡务农,身份的巨变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包括农民出身辛苦供养他们上大学的父母。“种植中药材那是农民干的活,你们是大学生,回到农村有什么前途?”家中的长辈对此十分不解。陈艳却说道“很多的农民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情,他们没办法也不愿离开农村。回想起父辈们,那时候务农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小家庭,如今她作为新时代的农村青年,通过返乡创业的举动,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去帮助家乡走出一条具有特色且符合寿宁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陈艳夫妇依托寿宁县独特的硒锌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林下仿野生黄花倒水莲、三叶青和紫灵芝等中药材近亩,以产业带动就业的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与曲折,他们清楚地记得,在炎炎的夏日里,在温度高达40℃的大棚里劳作,施绿肥、做棚内喷灌,搬物资,汗水湿透他们的衣裳……当收工回家时,迈不开步子,整个身子跟散架似的。年,寿宁县下了一场20年以来难得一遇的大雪,压塌了基地的育苗大棚,当陈艳开心的赏雪回来时,看着一片狼藉的大棚,简直欲哭无泪。夫妇俩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救援中,并从中吸取教训,提前做好预案,一番辛苦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产业带动,开辟致富新天地

在陈艳夫妇返乡的这几年,寿宁当地也陆陆续续有一些青年选择回到乡村创业。如今陈艳夫妇的韶之源合作社依托县域内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员27户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2万元。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他们表示将会致力于产品开发和渠道拓展两方面,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具有寿宁特色的产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健康的产品。年,在寿宁团县委刘文丽书记分享的连接里面了解到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与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乡创姐妹”项目并报名参加。从培训班到评审,历时三个月,突破重重考核最终成为该项目的五位支持对象之一,并与青创导师福建简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文生导师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一对一辅导协议。

创业至今,陈艳一路上遇到过很多质疑,也受到过很多鼓励和帮助。几年来,在当地农业、林业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基地的建设也慢慢走上正轨,这对于非科班出生的新农人来说,无非是最宝贵的财富。

都说做擅长的事是本能,做不擅长的事是本事,她认为创业就像攀登一座山峰,爬上山顶并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自己,而是让自己看到全世界。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hhdsltz/1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