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小说人比黄花瘦
我看见那个名叫贺双卿的女子,坐在清朝雍正年间的窗前,幽怨地望着远处山峦上的最后一抹霞影。泪珠挂在她的腮边,像一滴晨露,恋着刚刚绽放的黄花。 人比黄花瘦。 她病了。她的身体和她的心情,都病了。她病了很久。 依依孤影,浑似梦,凭谁唤醒?受多少蝶嗔蜂怒,有药难医花症。 的确是有药难医花症。 断鸿叫破残阳冷,晚山如镜,小柴菲,烟锁佳人。翠袖恹恹病,春归早望,只恐东风未肯。 桌子上,散乱地放着一些树叶和竹叶,一杆毛笔,一方砚台。 树叶和竹叶上,用淡墨写满了蝇头小楷,是诗,是词。 她多么羡慕那些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像他们那样一笔一笔把诗词写在洁白的宣纸上。 她不能。那是她今生今世的梦想,不敢踏足的祥云。 她是一个农家女子,家境贫寒,却偏偏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闻书声,则嘻笑”。她的舅舅是一位私塾先生。她是在舅舅身边长大的。 不知不觉,她迷上了古典的诗词,也读,也写。 舅舅重重地感叹一声:“双卿,你为什么偏偏是一个Y头!” 18岁,她嫁给了一个樵夫。樵夫已经30岁了,肩头的肌肉鼓棱棱的,很有力气。人也特别粗鲁。 还有一个刁蛮的婆婆。 尽管如此,她和那位樵夫之间也曾有过短暂的欢娱,短暂的温情。 细纫麻鞋线几重,采樵明日上西峰;乍寒一夜风偏急,莫向郎吹尽向侬。 可惜,樵夫不解此中意,一转身,歪在床上打起了呼噜。日子渐渐变得难熬起来。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枝。 农家生活的辛劳,又在一天天磨损她的容颜。“玉腕近看如茧”倒也罢了,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 今年膏雨断秋云,为补新租又典裙。 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呢?何况,她在病中。 夜凉带病开窗坐,放月吹灯暗织麻。 即使在病中,她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春遥,问天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唯一的安慰,是她的闺中好友韩西,时常来探望她,陪她说说话。更多的时候,却是泪眼相看,只有一声叹息。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河半水,且度流年。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书生向她走来了。 书生是韩西的哥哥。他默默地看着她嫁给了一个樵夫,默默地看着她一步步陷入到生活的泥沼之中。他读过她写的很多诗词,读得泪流满面。 终于有一天,他觉得他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 他走近她,把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了她。 在这个令人断肠的黄昏。 诗中的内容,是一个千古之秘,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他走了以后,她静静地坐在清朝雍正年间的窗前,幽怨地望着远处青青的山峦,直到最后一抹霞影从她眼前消失。 黑夜降临了。 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第二天,她把自己写在植物叶片上的诗词都送给了他。最新的一首,却是写在粉色的荷花瓣上。 红粉蒸为窈窕云,青天尽变芙蓉色。 他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书生漫负怜才癖,妾在田家静安贴。 他的心一阵颤抖。 很多很多年以后,另外一个书生在野史的夹缝里读到了贺双卿的故事。他也是韩西的哥哥。 他说:“真正的田园诗,的确应该写在植物的叶片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yhhdsl/10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态客分科识花图鉴31远志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