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6首诗词,写尽漂
郑华国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969.html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古典诗词中孤灯夜雨的形象,表达出漂泊游子的羁旅愁思。 自古远行的游子,辗转江湖,自然免不了思家念亲免不了梦回家园。 杜牧《旅宿》有诗云“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他们总是孤身一人,或寄居驿站,或奔波旅途,或荡舟江上,随水漂流,思乡之情,念亲之意,格外强烈,格外真挚。 雨中孤灯照,愁思深如海。如此雨夜也可以演绎得如此深情,哀伤又不失诗意,触动游子敏感而脆弱的思乡心弦。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注:司空曙与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 在一个秋雨之夜,司空曙与自己的表弟卢再次相逢,夜雨与故人,不约而至,显得异常伤感。 司空曙居住在简陋的荒村里,见表弟前来,顿时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喜的是故人相访,悲的自己怀才不遇,万事皆成空。 当这些复杂深厚的感情汇集到一起,就有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画面,从视觉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辛酸的生活画面。再从这画面转化成了作者如今风烛残年的悲哀与感叹。 秋雨沥沥,夜灯独照,不止照出了荒凉之气,更多的是诗人此生饱经风霜的命运缩影。 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他是纯粹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并没有暗喻诗人从青春年少到垂垂暮年的人生悲叹。 白乐天有诗云:“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在这里也有深深的迟暮之哀伤。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与元稹做了一辈子的好兄弟,元稹死后的第九年,白居易有次做梦,梦见元稹写下千古悼亡诗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白居易有一次听闻元稹贬谪江陵时,跌跌撞撞惊慌失措的错穿衣服。 此时元稹正处于被贬通州,卧病在床,听到这老铁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消息,心情非常难过,立刻抱病写下了这首诗远寄江州。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被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雨夜残灯中的白居易曾经也在思念着一个梦中情人,他就是初恋女友,湘灵。想起这位青梅竹马,白居易一生的遗憾,一生的痛。“滞雨长安夜,残灯孤客愁”。同样多情的忧郁王子李商隐,一生的旅途大多数都在风雨残灯中哀愁徘徊,何其凄凉。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张咏《雨夜》 张咏是北宋名臣,家在濮州鄄城(今山东境内),一生多在朝外为官,辗转鄂、蜀、秦等地。真宗咸平二年知杭州,晚年又知升州(今南京),其诗多有怀乡思归之作,这首也不例外。 张咏笔下的孤灯夜雨,没有直言雨势的大小,而只是用一夜空阶滴雨,戳痛着游子思乡万里心。 “萧萧”叠字使人宛然听到凌厉的秋风掀动薄薄帘幕、摇撼森森翠竹的飒飒之声,冰凉的秋雨敲打窗棂、洒落竹叶的沙沙之音。 作者独处幽居生活的茕茕孑立、郁郁寡欢,不动不动的伫立流露出来的深情,多少又有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味道。 风尘仆仆的人,长夜漫漫,谁来劝慰,谁来分担。 孤吟独唱得久了,倦了,累了,腻烦了,正当恹恹欲睡之时,他越来越清晰地听到了“雨打空阶”的声音,这凉凉的秋雨,一点点,一滴滴,不知疲倦地溅落在自己的耳畔。 夜雨滴空阶,又如温庭筠《更漏子》中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都格外使人伤悲。 同样忍受这点点滴滴雨中愁还有《雨夜感怀》的陆游:“点滴空阶雨送凉,青灯对影独凄伤。” 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篷。 ——宋?陆游《东关二首?其二》 《东关》诗是诗人仕途不得志,游历期间旅于会稽,夜宿船上遇雨,有感而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所谓“诗言志”者,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爱国主义的陆游,人生失意,仕途坎坷遇到风雨交加,愁绪更显沉重了。 烟水苍茫,西而复东,扁舟一叶,泊于柳下。朦朦胧时已三更而酒醉方醒,但只见残灯如豆,心情郁郁寡欢,躺卧孤舟静听潇潇夜雨,雨点儿不停地击打船篷。 酒醒灯残,感叹天涯沦落;潇潇夜雨,心情凄苦悲凉。若不虑及诗人当时的际遇,这“卧听潇潇雨打蓬”的怡然自得之意境大概也是诗情画意。 陆游本就有点借酒消愁之意,如今人醉酒醒,卧听这满船风雨,一点一滴地敲击在船篷上,宛如他这一生,这一路宦海沉浮里的凄风苦雨,吹进心里,诸多失意与不幸蕴含其中,染尽哀愁。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元·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 这首词是张可久客居吴江(今属江苏省)利往桥垂虹亭时所作。据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所言,词人客于垂虹,与桥北隔水的三高祠相对,所以,油然而生对三位先贤的景慕,而作此篇。 三高祠下水面如镜,倒映出上方的天空。那清空朦胧的山影,也同样浸在水中。 到了这里,令人怀想起祠中三贤的高风: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辞官回到吴中; 范蠡功成身退,驾一叶扁舟遨游太湖,自在从容; 陆龟蒙整日伴着煮茶的灶炉,甘做江湖上的隐翁。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一连三个追问,联想自己,故人不知何处,前途不堪想象,更无人理解心中的苦衷,不觉悲从中来,将满腔悲怆喷涌而出。 满园黄花堆积,秋风秋雨中,只有一盏青灯照我,任秋风把新添的白发吹动。 曾经的“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在这里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此曲为徐再思漂泊在外,栖宿在旅店里逢夜雨时所作。 徐再思的这首散曲,极为别致。除了题目有夜雨二字,通篇不着一雨字,却尽显悲凉之意。 每一个远游的人漂泊于江湖,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 一声声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都使得愁思更浓。 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落下,棋子还未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 十年弹指一挥间,早已世事沧桑巨变,唯独自己功未成,名未就,还让江南父母担忧。这样的忠孝两失,名利两失,真让人心烦意乱,愁肠百结。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香港演员刘醒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古老《诗经》有言“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陶渊明诗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唐代诗人崔颢亦有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倦鸟归巢,人亦思家。“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但愿看到此文的每一人都不用漂泊,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好好珍惜有家,有父母的人生,纵然不那么富裕,但也算圆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shuilian.com/yhhdsl/12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考在即,分享10道健脑菜做法,不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